热门资讯
蓝领精英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王
来源:东兴都市网 | 2008/3/29 11:36:45    

  从社会呼吁技工匮缺、高薪难聘,到如今企业蓝领精英人才涌动,不过就是几年时间。可就在这起伏变化间,人们从以许振超、孔祥瑞等为代表的蓝领精英群体身上,感知到他们对企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力。当“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竞争”、把“中国制作”变为“中国创造”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时,企业亮出打造蓝领精英的一系列举措,一批批技术工人在企业的培养下成长为拥有高超技艺和独家绝活的蓝领精英,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王牌”。

  这是企业今年的一大亮点。

  综述篇

  蓝领精英宣言:为“中国创造”而战

  (赵华)

  就在“班组天地”专刊进行年终收尾盘点系列报道的时候,全国各地企业纷纷传来惊人相似的声音:蓝领精英已成为企业打通市场瓶颈的“金字招牌”,成为企业的一张张闪亮的金名片。

  为更多地了解蓝领精英的学习工作创新现状,笔者近日特意拜访了山东省“王为民技术创新”三等奖获得者——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首席技师张传瑞。

  张传瑞曾因获得十多项创新成果、取得经济效益数百万元而被聘为采油厂首席技师。他眉飞色舞地对笔者说,现在技术工人被尊崇为技术蓝领或蓝领精英,企业给了很多的荣誉,这让我们感到肩头使命更重、责任更大。我们除了平时在生产实践中勇挑重担,在攻克技术难关时摘金夺银,回报企业的关怀和精心培养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早日让世界承认“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让世界早日领略中国蓝领精英的厉害和风采。他的话分明代表了中国企业一大批蓝领精英的心声。

  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中国制造”曾经是中国工人的骄傲,可如今,有些“中国制造”在国际社会上却犹如“国际老鼠”,招致一片喊打声。这些产品,不是质量差就是工艺不过关,最终是操作者技术水平不过关所致。提起此现状,不少蓝领精英都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张传瑞认为,要想让我们的产品品牌成为高质、安全的象征,真正让“中国制造”的牌子硬起来,那就要有一大批拥有过硬技术的高级蓝领做保证,为“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而战,这应该是所有高级蓝领的努力和追求。为了实现这个追求,我们一定要努力、再努力。

  的确,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而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高级蓝领,则是打造创新型企业的基础。为此,国家和企业都在努力。

  今年3月,以“金牌工人”许振超领衔的蓝领精英为原型的数字电影在北京首演,生动再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平凡人生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感人事迹,塑造了当代产业工人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光辉形象,在全国工人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以许振超为代表的蓝领精英团队面对困难奋勇直前,勤学苦练,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他们的成长轨迹蕴涵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工人的先进性,展示了我们一线工人岗位成才之路,他们的精神和品德是我们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

  笔者深深感到,今年,企业里蓝领精英团队身上突出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求知精神。他们把学习知识当做人生的第一目标,凭着坚强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再学习,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实现了从学习型职工向知识型职工的转变;蓝领精英团队身上还集中体现了攻克艰难、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集中体现了工作严谨、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集中体现了授徒育人、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集中体现了爱企如家、忠诚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他们身上还体现了艰苦奋斗、永挑重担的敬业精神。凭着质朴的品性,他们吃苦耐劳,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面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身先士卒。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攻坚能力和高超技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企业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共和国的旗帜上展现着他们特有的风采。

  现在,蓝领精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离开了他们,再好的科研成果也只能躺在图纸上、沉积在实验室里睡大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让更多更精良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特别需要大批许振超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据了解,在去年企业的技术发明、革新中,有近80%的成果就是由蓝领精英们取得的。在企业人才市场上,一些高级技术工人的受欢迎程度和个人价值甚至要超过博士和专家,而一些民营企业更是打出了几十万元年薪聘请高级技工的招牌。

  目前,更多的企业已开始进行蓝领精英的评选和培养。笔者认为,蓝领精英培养机制是一个催生金牌工人、工人专家、能工巧匠的孵化器,是激励职工钻研技术,为企业发展留住人才、培养更多人才的激励措施,是早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有效举措之一。但愿企业日渐完善的蓝领精英培养机制能使更多蓝领精英脱颖而出,能使“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早日成为现实!

  经验篇

  揉面法、赏识法、激将法洛阳机务段“三招”打造蓝领精英

  本报讯2007年,洛阳机务段采取揉面法、赏识法、激将法三个高招精心打造蓝领精英。1~11月,该段蓝领精英们共完成“五小”攻关项目100多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1000余个,防止各类事故70余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蓝领精英”已经成为该段推进企业建设全面攀升,驶上发展快车道的强大引擎。揉面法———每当新工人分配到单位,该段各车间并不急于给这些新工人安排师傅,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感情“磨合”和业务的熟悉,然后令其和师傅进行“双向选择”:师找徒、徒挑师,并按照规定签订师徒合同。合同约定,段上对认真负责的师傅将视其徒弟业务技术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奖励。技校毕业的王延辉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分配到该段洛阳运用车间后,青年司机赵晓纲和他“一拍即合”结成师徒对子,工作、业余时间赵晓纲主动教,遇到不懂问题王延辉及时问,师徒二人就像“揉面”般彼此黏合渗透,小王的业务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今年9月24日,在郑州铁路局举行的“全局首届青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王延辉代表洛阳机务段参赛,在30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勇夺桂冠。将报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站授予省级荣誉,并晋升工人技师。11月15日,该段专门召开表彰大会,重奖王延辉1000元。赏识法———对一些在日常工作中思想素质高、知识技能好、工作作风硬的职工,洛阳机务段各级组织采取“腾岗倒位”和“分流空位”等措施,为他们腾位子、搭台子,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与位的优化配置。青年工人赵现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机车微机控制系统,该段就有意安排他到电子厂专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并为其科技攻关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今年以来,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解决各类生产难题100余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多万元。他也因此被郑州铁路局、河南省授予“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称号。激将法———针对一些青工接受能力强,但在很多事情上不服输的特点,该段各级组织就采取激将法激发他们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0岁的火车司机王顺成脑子灵活,为人厚道,可就是对学习业务知识不怎么感兴趣,车间团总支书记与他促膝谈心后说:“你要是能把业务学好,年底我请你吃饭喝酒,还组织队里的团员青年向你学习。这酒菜可提前备下了啊,能不能喝可就看你的了!”这话一下子把王顺成的倔劲提了上来,只见他闷头学习的时候多了,向师傅们虚心求教的时候多了。一年下来,王顺成成了车间“问不倒”、“难不倒”的业务通。今年10月,王顺成被铁道部授予“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称号。

  截至11月底,该段1人荣获“全国铁路技术能手”,1人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2人荣获郑州铁路局“技术标兵”,4人荣获郑州铁路局“技术能手”标号,20多人在郑州铁路局、洛阳市举行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奖。(张先锋)

  成就篇

  企业想在竞争中获胜,最关键的是运用市场化手段,锻造一大批蓝领精英,把蓝领精英的绝技尽快转化为效益,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妙用“市场之手”:锻造决胜市场的蓝领精英

  本报讯“集团首席技师津贴300元,高级技师津贴150元”。在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埠村煤矿下运队维修组长李传忠12月的工资单上,“特殊津贴”一栏格外醒目。在今后4年里,李传忠每月都能拿到首席技师津贴,高级技师津贴则是长期性的。

  李传忠是淄矿集团的首席技师、维修大拿。他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十几年来,靠自学“吃”透了30余种典型部件的说明书和十几本电工、电子、机械等专业技术书籍,并成功地研制出30多项革新项目,均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近百万元的经济效益。集团除对他进行一次性重奖外,还让他按月享受特殊津贴。据了解,如今在淄矿集团,像李传忠这样每月享受特殊津贴的一线技工有近万人。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淄矿集团的领导深深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想在竞争中获胜,最关键地是运用市场化手段,锻造一大批蓝领精英并把蓝领精英的绝技尽快转化为市场效益,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不断提高一线技工待遇,让一线技工有名有利香起来,这既是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最好体现,也是锻造蓝领精英和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如是说。

  年初,该矿制定了《实施人才工程鼓励自学成才的规定》、《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和《岗位自学成才奖励办法》,提出到2010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目标。集团建立了煤炭技术学院和网能大学,各矿都建立了培训中心,坚持不断地对蓝领进行培训,对获得初、中、高级职

责任编辑:城市网
咨询热线:400-664-0095 合作QQ:80044735
Copyright© 2017 东兴都市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47004号